<video id="xbnb3"><thead id="xbnb3"><i id="xbnb3"></i></thead></video>

              <ol id="xbnb3"></ol><nobr id="xbnb3"></nobr>

              中共四川省委機關刊主辦 / 互聯網新聞信息稿源單位
              舊站入口

              今日四川

              /

              黨建視點

              /
              欧洲熟妇色XXXXX视频

                    <video id="xbnb3"><thead id="xbnb3"><i id="xbnb3"></i></thead></video>

                          <ol id="xbnb3"></ol><nobr id="xbnb3"></nobr>

                          中共四川省委機關刊主辦

                          關 注
                          首頁   ‹   基層動態

                          綿陽市涪城區解放街社區:“小單元”認領提升治理“大效能”

                          2022年04月22日 來源:四川黨建網

                          綿陽市涪城區城廂街道解放街社區與區公安分局城廂派出所共同探索“小單元認領微治理”,通過精密編織社區網格、精細融合轄區資源、精準管理重點難點、精心調解矛盾糾紛等措施,創新踐行習總書記指示精神,為黨建引領群眾參與社區治理、開展平安建設走出了新路徑,相關做法獲評2021年全國社會治理創新案例。

                          因需劃設“小單元”,精密編織社區網格。一是問需分類建臺賬。建立健全聯系群眾走訪問需機制,發動黨員干部群眾1200余人次,深入轄區54個小區、4所學校、200余家商戶和1個農貿市場,全覆蓋開展走訪摸排居民群眾需求200余條,并分類建立需求臺賬,確保治理靶向精準、有的放矢。二是精密編織小單元。對照居民群眾需求臺賬,打破小區界限,全域劃定支援治安宣傳、校園周邊觀察應急、重點人員盯控、反扒、小偷出沒觀察等治理“小單元”27個,推動治理觸角橫向到邊、縱向沉底。三是聚合單元建組織。成立以社區黨委為領導核心的社區“小單元”聯合黨委,全面推行“現有專職委員+輪值兼職委員”制,由社區黨委書記擔任書記,城廂派出所副所長任專職委員,萬江眼科醫院、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等轄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年度輪值兼職委員,不斷建強“小單位”認領微治理的組織治理核心。

                          黨建引領“小單元”,精細融合轄區資源。一是融合轄區居民資源辦“小事”。依托小區居民微信群隨時開展動態發布,發動500余居民群眾認領“重點人員監控”“出租房及居住人員登記”等項目80余項,動態解決矛盾糾紛、小區隱患觀察等群眾“小事”1000余件。二是融合專業團隊資源辦“難事”。用好社區閑置陣地60余平方米,爭取政府購買服務資金40萬元,引進涪城區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孵化培育“手拉手”等社會組織13家,深度參與社區矯正、社區體育及兒童青少年保護等治理單元,持續提升社區服務專業化能力。三是融合駐在單位資源辦“大事”。結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對照“小單元”聯合黨委成員單位職能職責,城廂派出所協同區綜合執法局、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等20余家職能部門,牽頭認領“治安重點人動態觀察”等治理單元30余個,對照本職工作認領治理單元,有效解決違法建設整治等轄區“大事”10余件。

                          多元聚力“小單元”,精準管理重點難點。一是凝心聚力,強化重點管控。突出重點人群管理、加強重點部位管控、加大重點物品監管,將流動人口、社區矯正人員等5類重點人群,老舊小區、學校、背街小巷等6類重點區域,民爆物品、寄遞物流等8類重點物品,分門別類編制“小單元”30余項,有效凝聚60余名民警、保安、快遞員等參與治理,實現三個重點領域管控有形有效。二是整合資源,實現互幫互助。針對轄區老舊小區、三無小區、背街小巷服務能力弱的問題,整合轄區內所有可利用人財物資源、組織愛心志愿服務等,充分調動居民互幫互助。針對周邊學校,動員學生家長認領觀察校方安保職責履行情況,社區民警認領心理疏導等項目,實現“社區+警務+家庭”三方互聯互通。三是主動認領,形成共建合力。建立健全“小單元”認領考評機制,并將考評結果與黨員評先評優、居民群眾享受政策福利掛鉤,引領帶動25個駐區單位黨組織、250余家商家,160余名社會各界人士主動認領“小單元”項目,構建起以社區黨委為中心,轄區單位、商家、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用情參與“小單元”,精心調解矛盾糾紛。一是完善調解組織。與城廂派出所協同聯動,健全充實人民調解委員會,健全工作制度,持續充實調解力量20余人,做到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調解組織和調解人員,使調解工作成為化解社區糾紛、維護社會穩定最堅實可靠的“第一道防線”,實現人民調解全覆蓋。二是健全調解機制。聚焦民轉刑案件防范,用好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人大代表”工作站,打造建設街82號小區等2個小區議事廳,編制矛盾糾紛化解單元10余個,動員退役軍人、退休干部、人大代表、熱心群眾等40余人認領矛盾化解單元,有效防范民轉刑命案12件。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在工作中注重強化陣地宣傳,網格員和矛調員上門走訪時,向居民發放宣傳冊,讓群眾知曉矛調程序、內容和方式,以“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為目標,使“有矛盾找矛調員”的觀念深入人心。(中共綿陽市涪城區委組織部 張明)

                          編輯:母婧瀟

                          黨建視點
                          關注我們

                          掃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猜你想看

                          ?1958-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黨的建設》雜志社 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投稿須知
                          主辦單位:中國共產黨四川省委員會《四川黨的建設》雜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紅星路二段70號
                          ICP備案號:蜀ICP備14009601號-3  ? 1958- 中國共產黨四川省委員會《四川黨的建設》雜志社. 版權所有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川)字第02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51120190021   川公網安備 51010502010099號